洋伞雨伞傻傻分不清楚 专家建议两者分开用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12-18
- 访问量:23
洋伞雨伞傻傻分不清楚 专家建议两者分开用
炎炎烈日,街头越来越多的爱美女性撑起了太阳伞来防紫外线。然而,如果太阳伞选得不对,打着伞也会变成“黑美人”,甚至可能患上皮肤疾病。那么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太阳伞,你知道如何选择吗?
防晒为啥那么重要
四季都要防晒 温度与紫外线啥关系
在了解什么样的伞更防晒之前,先了解一下晒伤我们的“元凶”——紫外线。紫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小于可见光,波长范围在10纳米到400纳米之间。紫外线指数则指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也就是说,紫外线指数愈高,在短时间里对皮肤的伤害愈大。
大连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梁军介绍,紫外线强度与气温高低并不完全成正比,一般来说,天空晴朗无云时,气温越高,紫外线强度越强;而阴天时,虽然云层较厚,但如果受到非常强的暖气团影响,气温也会升高,但紫外线强度却会减弱一些。
一般来说,太阳高度角越高、海拔越高、天气越晴朗、大气透明度越好,紫外线强度越强。“相比大连,高原地区的紫外线强度就要强很多,因为大气层相对较薄,所吸收的紫外线相对较少。”梁军说。另外,专家表示,环境因素也影响着紫外线辐射的强弱,草、土壤和水反射大约10%的紫外线辐射,干海滩沙子反射约15%,海水泡沫约反射25%;新鲜的雪反射多达80%。
梁军认为,人们不应该只注重夏季的防晒,而应该一年四季都防晒,紫外线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强度有所不同而已。“夏季裸露的皮肤比较多,大家潜意识里可能认为这个时期更应该防晒。”
人人都应防晒
紫外线造成两类伤害
据中医院皮肤科的专家介绍,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一般可分为光毒反应和光敏反应两大类。
光毒反应是任何个体受到了超量日光照射都可能发生的,比如夏天一次性暴晒后,皮肤会表现为红肿、热痛,后期可能会破皮,而光敏反应则是个体差异,像日光性皮炎、对阳光过敏等患者。光敏反应的特点是反复发病,季节性强,夏秋季较明显,发病部位常见于双前臂和颈胸三角区,表现是红色的丘疹、红斑,瘙痒等。
值得一提的是,光敏反应不仅发生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即使在阴雨天也可能发生,因为紫外线是可以穿透云层的,长波紫外线可以到达皮肤的真皮层,中波紫外线则可以到达皮肤的表皮层,对皮肤造成伤害。如果您是有光敏反应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对症治疗,选择适当的抗过敏药物。
所以,防晒并非是女性才要做的事情,人人都应该防晒。物理防晒的效果要好一些,专家建议,您出门时应注意打遮阳伞或戴遮阳帽,尽量避开每天10点到14点这段时间出行,最大限度地减小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雨水会腐蚀防晒涂层
很多伞的外包装上都标注“晴雨两用”,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果太阳伞的防紫外线涂层在伞的外面,长期使用肯定受影响,雨水对防晒涂层有腐蚀作用,会降低防护效果,但在面料里面添加的防紫外线剂,则不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紫外线功能会降低,但一般不会全消失。”纺织与材料专家介绍,阳伞和雨伞最好分开用。
事实上,只要是布料,都可以抵御紫外线,哪怕十几元的阳伞,也不能否定它的防晒功能。只是,经过特殊防晒处理的布料,抗紫外线的效果和持续性更好。阳伞是消耗品,有使用寿命,通常每年持续使用6个月,大概可用两年,其防晒效果就会减弱。
选阳伞要三看
一看数据二看涂层三看面料
随着盛夏的到来,太阳伞无疑成为不少人的防晒“武器”。然而,市场上五颜六色、价钱不一的太阳伞使得很多市民在挑选时花了眼,不知道该选哪款。对此,研究纺织与材料的专家告诉大家,在选购时,应该着重关注一下标识,实际上,太阳伞的防晒功能如何,主要是看它的UPF值和UVA值。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只有UPF(紫外线防护系数值)大于40,并且UVA(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防护等级标识为“UPF30+”;当防护等级标识为“UPF50+”时,表明产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极佳。
简单来说,一把伞的UPF值越高,UVA越低,它的抗紫外线效果越好。
此外大家还应该注意伞的面料和涂层,因为在面料的生产过程中,会加入防紫外线剂,也就是说一般涤纶、尼龙等面料本身就有一定的防紫外线功能。
另据了解,织完面料后,一把合格的防紫外线伞还会经过特殊涂层(防紫外线)的处理。此外,要选择织布紧密的伞,因为织布越紧密,透光度越低,透过伞照射进来的紫外线越少。
至于伞的涂层颜色,专家表示,一般有黑色和银色两种,黑色可以吸收紫外线直射,而银色则有反射和阻挡的作用,都能起到防紫外线的效果。
